第三五二二章 鸾鸟初成(求票票)-《秦时小说家》
第(3/3)页
那些人还要反抗?
帝国要对那些人斩尽杀绝?
真要那样做?
那些人非泥人,非任人拿捏之辈,若是轻而易举的可以解决,他们这些年也不会那般棘手了。
倘若,帝国强压太狠,那些人一时间难以忍受了,又该如何?只怕会有不小的麻烦吧?
弄玉觉……所猜之事还是有可能发生的。
“……”
“逼急了?”
“的确,还真可能会有不小的麻烦。”
“那些人对帝国而言,其实一直都不是什么威胁。”
“帝国之所以不彻底将他们清理掉,主要是因为那些人和山东诸郡各地的纠缠很深很深。”
“犹如一团乱麻的丝线,强行扯开,只会得到一地断裂的丝线,于帝国而言,那样的丝线还有何用呢?”
“起码,短时间内是无用的,非有花费时间重新织造一团丝线。”
“强力不行,便是只能柔缓的用力,找到线头,将丝线一一捋顺,如此,将一些不可用的线头扔掉,留下可用的就好。”
“只要力度柔缓有序,一团散乱的丝线还是不难整合的。”
“前提,那团乱麻丝线自身没有动静,倘若帝国一边梳理着,而乱麻丝线自身又自乱,给帝国添麻烦,那就艰难不少。”
“这些年来,帝国已经捋顺了不少丝线,剩余的不多了。”
“尽管不多,真要强行扯开,也是会损伤不少。”
“甚至于那些人还会放火,将帝国先前捋顺的丝线焚灭,那样的结果……自非帝国所愿。”
“其实,也不是那些人所愿。”
“真要走到那一步,那些人就真的没有任何后手了,也没有任何退路了。”
“帝国!”
“损失也不会小,也不会少,也非帝国所愿。”
“逼急了?”
“那样的事情是否会发生,需要有人把握其中的平衡,如此,才能做到尽可能将乱麻丝线梳理的更多。”
“顺便也能够让剩余的杂乱丝线难起心思。”
“不出意外的话,接下来的一个月,就会见分晓了。”
“欲要把握其中的度量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”
“帝国怀柔山东已经多年,不在乎多一些时间,故而,这个度量大可能会相对宽松一些。”
“以尽可能剪灭中原、楚地的杂乱之力,至于彻底处理掉?不太可能!”
“何况,中原那些人还是比较怕死的。”
“真要不怕死的话,当年就会和家国一起沦亡了,也不会苟活到现在,何况,他们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。”
“等待一个可以反扑的机会。”
“连那个机会都没有等到,他们不会轻易沦亡的。”
“……”
白芊红熟练的将一份份文书处理着,也执笔写就一份份崭新的文书相回,弄玉她们的疑问,不难回答。
一些事情会走向何处,自己也是好奇的。
中原和楚地并未前往有分量的朝廷要臣,是以,大可能不会将那些人逼急了。
当然。
只是自己的猜测,万一有些人的差事办砸了,将事情弄糟了,也是难料。
“机会!”
“等待良机!”
“他们又能等到什么机会呢?”
“帝国之力,更胜十余年前的帝国。”
“强大的帝国欲要有乱,非有内部有乱。”
“如当年的大周一样,内部有乱,以至于被外人钻了空子,平王东迁,一蹶不振。”
“始皇帝陛下!”
“星辰古约。”
“公子,那些人知晓星辰古约之事?”
“还是……只是尽可能的等待机会?”
“将生死大事落于星辰古约之事,可不是明智之事,那些人在等待别的机会?”
“……”
对于山东诸郡的那些帝国叛逆之人,雪儿也觉他们一直不入眼,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都是无用功。
诸子百家也是一样。
相对而言,诸子百家还相对聪明一些,一些人早早入咸阳了,早早入中央学宫了。
农家,这一次的中原乱局中,有他们,真的不怕死?
墨家,很明智的安居于濮阳之内。
儒家,在咸阳过的谨小慎微,保不齐一些麻烦又来了,虽说煎熬一些,相对于其余的百家大家,结果还是不错的。
外患不足虑,便是内部了。
机会?
遍观三代沉浮,但有衰弱,全非外敌,皆是内患,悉为内部出了问题。
山东诸国一一衰弱乃至于沦亡,亦是如此。
帝国呢?
第(3/3)页